步伐的作用是承上启下。上连预判下接击球,决定着击球点位。素有“网坛坏孩子”著称、脾气暴躁的美国名将麦肯罗有句名言:打球不在手,而在脚。
预判
方向预判:球是给向正手还是反手,是高还是低,决定向哪个方向跑。初学者球速不快,不难判断。
速度预判:对方击球冲击力,决定以多大力量回击。场地上参照物只有球网,参照值就是过网高度。不足一个拍子高时速度较快,反之亦然。
转速预判:上旋的程度,决定击球点位。平击球时落地弹出约5米,速度较慢。上旋球时弹出约为7米,速度快。
步伐
大步(Steps)与碎步(Baby steps)相结合,大步在先,碎步在后。大步远离击球点,碎步近于击球点。大步快,碎步慢。大步频率低,碎步频率高。大步求方向,碎步求微调。
步伐的核心是找到击球定位点,这个点一旦找到就不能动,等待击球。正手是左脚在前右脚在后,反手相反。
正手定位点在右脚而非左脚,反手相反;都是在击球前的倒数第二个落脚点上。本文还以世界女网协会(WTA)推荐的世界排名18的Simona Halep的慢动作为例。在18秒完成击球前右脚位置就是定位点,它的决定了最后的击球点(的高度),也是击球发力的起点。
对于击球发力点,本人的中国教练解释是脚要用力向后蹬,身体才能向前冲。此观点在国内高校的网球课视频见过。本人的西人教练则说主要发力是在核心肌群(Cord muscle)。理论的解释是从脚开始发力传导到腹肌,再到手臂,一条发力链条。实践中见仁见智,各有体会。场上交流中本人提倡前者,因为国人的腹肌力量普遍不足,也没可能打球前到健身房练一通。
击球
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合适的点位,无论什么样的来球都能对付过去,打的也顺手,殊不知这个点位不一定是最佳。
最佳点位教练讲过,高度只有四个:膝部、腰部、肩高和高于头部。交流中不少人打了几年都不知道,自学成才的另论,请过教练的甚至未听提及。合格的教练是不会遗漏的,除非是“真正军人的不是,战术不懂。”(《地道战》经典台词)。
大多数人没有点位意识,也都能打过去的原因是借助了前后两项技术。从它们中各自提取一部分后混合形成的动作完成了击球,往往是打不到点儿上,打不上劲头,也难打到理想点位。
为什么说这四个点位是最佳?我的教练是说,各自的技术有差异,处理运用上不同,体姿变化大,打出的球从力度、转速和方向上都不同。要求尽可能碎步调整到理想位置,取得最佳击球效果。网球发展了150多年,前辈的总结不是白来的,从大赛的视频上仔细观察也不难发现这些技术的运用。
试想,无论什么点位的球都以一种方式处理,效果当然有别,只有不断地练习,刻意调整才有体验,最好是在合格的教练的指导下进行,对本观点有体会的想必是中级以上水准。